(网经社讯)3月31日消息,京东集团正式启动2025年短剧推广一期政策,首次针对内容机构推出“保底激励+播放分成”双轨制合作模式,旨在通过高额激励吸引优质短剧内容,同时强化平台在短剧领域的生态布局。这一政策被视为京东对标拼多多、抖音等平台短剧战略的关键举措,试图通过内容留存用户、提升站内活跃度,并在竞争激烈的短剧市场中抢占先机。
政策核心:阶梯式激励与高准入门槛
网经社数字零售台(DR.100EC.CN)根据Deepseek查询获悉:根据公告,京东首期合作仅开放20家机构入驻,要求机构一次性提交50至300部短剧,且历史作品累计播放量需达到300万次以上。所有数据需通过京东ADX平台验证,以确保内容质量和真实性。
1. 保底激励分档,最高3万元
京东将短剧按播放量划分为三个等级:
S级(播放量≥1亿次):单部保底3万元;
A级(1000万-1亿次):单部保底1.5万元;
B级(100万-1000万次):单部保底1500元。
此外,短剧需满足“2024年9月后上线”且“集数≥60集”的硬性条件。
2. 播放分成阶梯式加码,上限20万元
播放分成采用“千次播放收益”计算,播放量越高,分成比例逐级提升:
0-100万次:每千次1元;
100万-500万次:每千次5元;
500万-1000万次:每千次10元;
超1000万次:每千次20元。
单部短剧激励上限为20万元,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行业背景:短剧成流量争夺新战场
短剧市场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。据行业数据,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已达373亿元,预计2027年将突破千亿4。京东此次入局,既是对拼多多早期通过免费短剧抢占用户时长的策略回应,也是对抖音、快手等平台短剧商业化路径的追赶。
目前,头部平台已形成差异化布局:
抖音:付费短剧应用PikoShow进军日本,主打单集付费模式;
快手:通过“TIE品牌营销方法论”深化短剧与品牌合作,商业化短剧复购率达38%;
百度:推出平台100%注资模式,分账周期延长至180天,CPM单价提升至30元。
京东选择以“高门槛+高激励”策略切入,既筛选头部内容机构,又通过保底机制降低合作风险,同时借短剧流量提升电商场景的用户黏性16。
政策意义:双向赋能与生态共建
对机构而言,京东的政策提供了明确的收益保障和流量扶持。例如,S级短剧若播放量超1亿次,机构可获得保底3万元+分成20万元,单剧总收益达23万元,显著高于行业常见的纯分成模式。
对京东自身,短剧内容可有效延长用户停留时间,反哺电商转化。此前,京东在共增营销计划中已尝试短剧定制,如《重生之我在AI世界当特工》通过剧情植入京东AI装备馆,成功拉动618期间相关产品销量。
未来展望:短剧与电商深度融合
业内分析认为,京东此举或推动短剧与电商的进一步结合。例如,短剧内容可嵌入商品链接,实现“边看边买”;或通过AI技术生成个性化剧情,精准触达消费群体。此外,京东2025年技术类实习计划中,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等岗位的开放,也可能为短剧制作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持。
结语
京东短剧推广政策的推出,标志着其在内容生态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尝试。通过“保底+分成”双轨制,京东既为行业注入强心剂,也为自身构建了差异化的竞争壁垒。未来,随着更多机构加入和内容升级,短剧或将成为京东电商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流量引擎。